專任教師
-
職稱教授
-
姓名陳復
-
電子郵件
-
聯絡電話(03)9317926#--
-
研究專長生命教育; 成為完整的人; 王陽明帶你打土匪; 法政思潮與社會關懷; 宜蘭歷史踏查; 東亞文明史; 認識台灣文化
| 服務機關 | 服務部門 | 職稱 | 起訖年月 |
|---|---|---|---|
| 國立宜蘭大學 | 博雅學部 | 教授 | 2018年 |
| 國立宜蘭大學 | 博雅教育中心 | 主任 | 2015年—2017年 |
| 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 | 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 | 副理事長 | 2018年—2022年 |
| 宜蘭縣政府 | 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 | 審議委員 | 2017年—2021年 |
| 國立宜蘭大學 | 通識教育中心 | 副教授 | 2014年—2018年 |
| 國立宜蘭大學 | 秘書室公共事務組 | 組長 | 2013年—2016年 |
| 國立宜蘭大學 | 博雅教育中心 | 助理主任 | 2013年—2013年 |
| 海峽兩岸心理諮詢協會 | 海峽兩岸心理諮詢協會 | 理事長 | 2012年—2016年 |
|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| 科學教育中心 | 博士後研究員 | 2009年—2012年 |
| 國立交通大學 | 通識教育中心 | 兼任助理教授 | 2008年—2011年 |
|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| 人文學科 | 兼任助理教授 | 2008年—2011年 |
| 私立華梵大學 | 通識教育中心 | 兼任助理教授 | 2007年—2009年 |
| 私立中華大學 | 通識教育中心 | 兼任助理教授 | 2003年—2009年 |
| 類別 | 獲獎日期 | 名稱 | 國別 | 頒獎單位 | 獎助金額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校內 | 2023/10/17 | 113年度研究績優獎 | 中華民國 | 研發處 | 80000 |
| 校內 | 2019/10/21 | 108年度研究績優獎 | 中華民國 | 研發處 | 80000 |
| 校外 | 2018/01/17 | 磨課師課程「王陽明帶你打土匪」榮獲教育部標竿課程獎 | 中華民國 | 教育部 | |
| 校內 | 2017/12/25 | 教學卓越績優獎勵 | 台灣 | 教學發展中心 | 80000 |
| 校外 | 2017/12/18 | 磨課師課程「王陽明帶你打土匪」榮獲中華民國數位學習科技優質金質獎 | 中華民國 | 數位學習學會 | |
| 校外 | 2017/12/06 | 磨課師課程「王陽明帶你打土匪」榮獲全國網路票選人氣磨課師第一名 | 中華民國 | 教育部 | |
| 校內 | 2016/06/14 | 人氣教師獎勵 | 台灣 | 教發中心 | |
| 校內 | 2015/12/23 | 教學卓越績優獎勵 | 中華民國 | 教學發展中心 | 80000 |
| 校外 | 2015/09/26 | 宜蘭市特殊優良教師 | 中華民國 | 宜蘭市教育會 | |
| 校內 | 2014/09/30 | 學生優良學習檔案感謝狀 | 中華民國 | 通識教育委員會 | 0 |
| 校內 | 2014/09/30 | 學生優良學習檔案感謝狀 | 中華民國 | 通識教育委員會 | 0 |
| 校內 | 2014/09/30 | 學生優良學習檔案感謝狀 | 中華民國 | 通識教育委員會 | 0 |
| 校內 | 2014/09/30 | 學生優良學習檔案感謝狀 | 中華民國 | 通識教育委員會 | 0 |
| 校內 | 2014/09/30 | 學生優良學習檔案感謝狀 | 中華民國 | 通識教育委員會 | 0 |
| 校內 | 2014/09/30 | 學生優良學習檔案感謝狀 | 中華民國 | 通識教育委員會 | 0 |
| 校內 | 2014/09/30 | 學生優良學習檔案感謝狀 | 中華民國 | 通識教育委員會 | 0 |
| 校內 | 2014/05/16 | 人氣教師獎勵 | 中華民國 | 教學發展中心 | |
| 校內 | 2013/11/25 | 教學卓越績優獎勵 | 中華民國 | 教學發展中心 | 60000 |
| 校內 | 2012/03/23 | 學生優良學習檔案感謝狀 | 中華民國 | 通識教育委員會 | 0 |
| 校內 | 2012/03/23 | 學生優良學習檔案感謝狀 | 中華民國 | 通識教育委員會 | 0 |
| 校外 | 2007/06/30 | 中華民國婓陶婓榮譽學會榮譽會員 | 中華民國 | 婓陶婓榮譽學會 | |
| 校外 | 1995/05/04 | 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 | 中華民國 | 中國文藝協會 | |
| 校外 | 1995/03/29 | 大專優秀青年 | 中華民國 | 救國團 |
| 學年期 | 課程名稱 |
|---|---|
| 1142 | GB從古典看人生:十本古書帶你快樂學習 |
| 1142 | GB王子精靈法則:認識心學來探險你的人生 |
| 1142 | HB法政思潮與社會關懷 |
| 1141 | GB從古典看人生:十本古書帶你快樂學習 |
| 1141 | GC王陽明帶你打土匪 |
| 1141 | HB法政思潮與社會關懷 |
| 1141 | HD心理健康與發展 |
| 1132 | GB《論語》選讀:認識隱藏在你生活中的法則 |
| 1132 | GC王陽明帶你打土匪 |
| 1132 | HB法政思潮與社會關懷 |
| 1132 | HD心理健康與發展 |
| 1131 | GB《論語》選讀:認識隱藏在你生活中的法則 |
| 1131 | GB會寫幾個字:書法歷史與書法習作 |
| 1131 | GC王陽明帶你打土匪 |
| 1131 | HB法政思潮與社會關懷 |
| 1122 | GB論語探索與書法治療 |
| 1122 | GC王陽明帶你打土匪 |
| 1122 | HB法政思潮與社會關懷 |
| 1121 | GC王陽明帶你打土匪 |
| 年度 | 篇名 | 期刊等級 | 期刊名稱 | 第一作者 | 共同作者 | 卷期 | 起始頁 | 結束頁 | 總頁數 | 語言 | 相關網址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2024 | The Embodied Thinking and Teaching Manner of Life Education at University(從大學生命教育的角度來認識具象思維與教學態度) | 其他 | Journal of Indigenous Counseling Psychology (本土諮商心理學學刊) | 陳復 | 84 | 121 | 37 | ||||
| 2024 | 探索黃光國思想的發展歷程:兼論「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的四聖諦 | 其他 | 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期刊 | 陳復 | 5 | 45 | 59 | 14 | |||
| 2024 | 書評:沈清松,《士林哲學與中國哲學》 | AHCI | 哲學與文化月刊 | 陳復 | 51:10 | 77 | 81 | 4 | |||
| 2024 | 由建構實在論的外推來發展心體實在論 | AHCI | 哲學與文化月刊 | 陳復 | 51:10 | 3 | 18 | 15 | |||
| 2024 | 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發展的新面向:反思《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期刊》的專題論文 | 其他 | 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期刊 | 陳復 | 99 | 114 | 15 | ||||
| 2023 | 從王陽明教育思想探討其對當前大學教育的啟發 | AHCI | 哲學與文化月刊 | 陳復 | 劉蓉蓉、陳美瑩 | 50:11 | 5 | 22 | 17 | ||
| 2023 | 書評:井上哲次郎《日本陽明學派之哲學》 | AHCI | 哲學與文化月刊 | 陳復 | 50:11 | 50 | 60 | 11 | |||
| 2023 | 略論黃光國教授的學思歷程 | AHCI | 哲學與文化月刊 | 陳復 | 50:11 | 189 | 193 | 4 | |||
| 2022 | 大學生命教育的實施策略與教學原理 | 其他 | 龔鵬程國際學刊 | 陳復 | 333 | 357 | 24 | ||||
| 2021 | 請正視本土心理學研究的重大危機 | TSSCI | 本土心理學研究 | 陳復 | 55 | 181 | 193 | 12 | |||
| 2020 | 多重哲學典範:解決黃光國難題依據的實在論 | TSSCI | 本土心理學研究 | 陳復 | 3 | 54 | 0 | ||||
| 2020 | 自性的曼陀羅模型:解決黃光國難題的工夫論 | TSSCI |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 | 陳復 | 1 | 46 | 45 | ||||
| 2020 | 黃光國難題的誤區:由案例反思儒家倫理療癒 | TSSCI | 本土心理學研究 | 陳復 | 53 | 181 | 224 | 43 | |||
| 2019 | 修養心理學:黃光國儒家自我修養理論的問題 | 其他 | 收於《破解黃光國難題的知識論策略》(心理出版社) | 陳復 | 119 | 144 | 25 | ||||
| 2019 | 智慧諮詢的理論與實作:陽明心學對心理諮詢的啟發 | 其他 | 貴陽學院學報 | 陳復 | 第14卷第3期 | 7 | 15 | 0 | |||
| 2019 | 破解黃光國難題:如何構築清晰的知識論策略 | 其他 | 《破解黃光國難題的知識論策略》(心理出版社) | 陳復 | 293 | 322 | 29 | ||||
| 2019 | 黃光國難題的體用觀:化解中西本體論的歧異 | AHCI | 哲學與文化月刊 | 陳復 | 29 | 48 | 19 | ||||
| 2018 | 儒家心理學:黃光國難題正面臨的迷陣與突破 | TSSCI | 本土心理學研究 | 陳復 | 3 | 36 | 33 | ||||
| 2018 | 萬法不離自性:誠意面對黃光國難題的答客問 | TSSCI | 本土心理學研究 | 陳復 | 125 | 156 | 31 | ||||
| 2017 | 大學生命教育的課程面向與教學結構 | 其他 |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 | 陳復 | 323 | 346 | 23 | ||||
| 2017 | 心學心理學:心學如何在心理治療領域獲得突破與新生 | 其他 | 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 | 陳復 | 35 | 70 | 35 | ||||
| 2017 | 由生命教育發展智慧諮詢:解決大學生意義危機的策略 | 其他 | 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 | 陳復 | 71 | 96 | 25 | ||||
| 2017 | 革新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創新教學機制 | 其他 | 通識學刊:理念與實務 | 陳復 | 121 | 151 | |||||
| 2016 | 黃光國難題:如何替中華文化解開戈迪安繩結 | TSSCI | 本土心理學研究 | 陳復 | 73 | 110 | 37 | ||||
| 2015 | 我踏過的山河歲月:生命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| 其他 |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| 韋政通 | 韋政通、劉蓉蓉、陳復 | 1 | 10 | 9 | |||
| 2014 | 歐陽南野的生命實踐:由生命史的角度釐清其心學思想的要旨 | 其他 | 生死學研究 | 陳復 | 85 | 155 | 70 | ||||
| 2013 | 〈瀕臨死亡產生的徹念:錢緒山對生命意義的闡釋與實踐〉 | 其他 | 《生死學研究》 | 陳復 | no.13 | 1 | 41 | ||||
| 2013 | 〈評黃宗羲對錢德洪思想的認識〉 | 其他 | 《陽明學刊》 | 陳復 | no. 5 | 221 | 243 | ||||
| 2013 | 大學生命教育的課程理念與教學實踐 | 其他 | 通識教育學刊 | 陳復 | 41 | 63 | 22 | ||||
| 2012 | 〈國科會數學教育合作研究計畫的發展史〉 | 其他 | 《科學教育月刊》 | 陳復 | no.350 | 2 | 12 | ||||
| 2012 | 〈徐橫山的愛與死:王陽明與錢緒山對其生命的恆常臨在〉 | 其他 | 《生命教育研究》 | 陳復 | vol. 4, no. 2 | 51 | 90 | ||||
| 2012 | 〈王陽明對生命意義的闡釋與實踐〉 | 其他 | 《生命教育研究》 | 陳復 | vol. 4, no. 1 | 27 | 54 | ||||
| 2011 | 〈錢緒山心學的生命教育:死亡經驗對其思想的反省與啟發〉 | 其他 | 《本土心理學研究》 | 陳復 | vol. 35 | 283 | 326 | ||||
| 2011 | 周公制禮作樂的背景與影響:氣候生態的變化與人文精神的發展 | 其他 | 孔孟學報 | 陳復 | 363 | 386 | 23 | ||||
| 2010 | 〈論唐君毅先生對王陽明心學的詮釋與評價〉 | AHCI | 《哲學與文化》月刊 | 陳復 | vol. 37, no. 5 | 85 | 107 | ||||
| 2010 | 孔子的冥契主義 | 其他 | 孔孟學報 | 陳復 | 201 | 226 | 25 | ||||
| 2010 | 論唐君毅先生對王陽明心學的詮釋與評價 | AHCI | 哲學與文化 | 陳復 | 85 | 107 | 22 | ||||
| 2009 | 陽明子的冥契主義 | 其他 | 陽明學刊 | 陳復 | 55 | 99 | 44 | ||||
| 2008 | 廣大和諧的中華文化:方東美先生論王學的機體主義 | 其他 | 華梵人文學報 | 陳復 | 87 | 135 | 48 | ||||
| 2008 | 概論齊國政治孕育黃老思潮的崛起 | 其他 | 萬竅:中華通識教育學刊 | 陳復 | 49 | 62 | 13 | ||||
| 2008 | 由孔孟陸王的心性意識來認識儒學的根基 | 其他 | 中和學刊 | 陳復 | 48 | 62 | 14 | ||||
| 2008 | 齊國稷下學宮的興起與沒落 | 其他 | 萬竅:中華通識教育學刊 | 陳復 | 21 | 48 | 27 | ||||
| 1999 | 中國學者對「淮南子」認識論的認識芻議 | 其他 | 哲學與文化 | 陳復 | 67 | 87 | 20 | ||||
| 1997 | 申子的思想 | 其他 | 孔孟學報 | 陳復 | 179 | 210 | 31 | ||||
| 1995 | 從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》看馬克斯.謝勒[MaxScheler]的哲學人類學 | 其他 | 國立編譯館館刊 | 陳復 | 217 | 226 | 9 | ||||
| 1994 | 尹文子《大道》篇思想之解析 | 其他 | 中國文化月刊 | 陳復 | 42 | 58 | 16 |
| 年度 | 名稱 | 研討會名稱 | 第一作者 | 共同作者 | 論文類型 | 語言 | 相關網址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2016 | 〈儒家心理學:黃光國難題正面臨的迷陣與突破〉 | 《2016本土諮商心理學國際學術研討會:含攝文化的諮商心理學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2016 | 〈大學生命教育的視聽教學與影像製作〉 | 《2015卓越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2015 | 〈大學生命教育的具象思維與教學態度〉 | 《2015兩岸大專校院生命教育高峰論壇:生命教育的核心價值及意義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2015 | 〈如何創新教育理念來革新大學通識教育課程〉 | 《銘傳大學2015追求高教卓越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2015 | 〈陽明心學家風對開發中華文化的意義〉 | 《中國傳統家訓文化與優秀家風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2013 | 〈大學生命教育的課程理念與教學實踐〉 | 《2013生命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:以生命教育促進全人健康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2013 | 〈大學生命教育的課程面向與教學結構〉 | 《2013卓越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2012 | 〈由心學的角度來考察鄭少谷面對生命的態度〉 | 《近世儒學、家族與宗教工作坊成果發表會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2011 | 〈由心學的角度認識瑪家的密宗哲學〉 | 《2011第八屆台灣密宗國際學術研討會:密教的跨領域研究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2011 | 〈福州心學的第一人:鄭少谷的出仕與歸隱〉 | 《三坊七巷與台灣文化研討會論文匯編》 | 陳復 | ||||
| 2010 | 〈徐橫山的愛與死:王陽明與錢緒山對其生命的恆常臨在〉 | 《2010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:愛與死專題會議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2010 | 〈歐陽南野的生命實踐:由生命史的角度釐清其心學思想的要旨〉 | 《2011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:生命意義與臨終關懷專題會議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2010 | 〈瀕臨死亡產生的徹念:錢緒山對生命意義的闡釋與實踐〉 | 《比較哲學學術研討會:生命學問與生命教育》 | 陳復 | ||||
| 2010 | 〈錢緒山心學的生命教育:死亡經驗對其生命的反省與啟發〉 | 《第三屆生死學與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2009 | 〈周公制禮作樂的背景與影響:氣候生態的變化與人文精神的發展〉 | 《第五屆國際儒學研討會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2009 | 〈王陽明的生命教育:認識其對生命意義的闡釋與實踐〉 | 《2009生命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——人觀︰身體化的靈魂或是靈魂化的身體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2009 | 〈評唐君毅先生論王學的本體與工夫〉 | 《第八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2008 | 〈廣大和諧的中華文化:方東美先生論王學的機體主義〉 | 《第二屆台灣中國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2008 | 〈心學管理:中國人文精神對管理學的再啟發〉 | 《兩岸政經文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2008 | 〈由孔孟陸王的心性意識來認識儒學的根基〉 | 《第七屆生命實踐研討會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2008 | 〈陽明子的冥契主義〉 | 《第二屆世界宗教:傳統與現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2007 | 〈孔子的冥契主義〉 | 《第五屆哲學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2003 | 〈心學工夫論:儒學沒落的百年苦索〉 | 《第二屆生命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2001 | 〈由內聖而外王:尸子心學的意蘊與啟思〉 | 《第四屆先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2000 | 〈知識與心性:我對社區大學理念的觀察〉 | 《社區大學前瞻研討會論文集》 | 陳復 | ||||
| 1996 | 〈《慎子》七篇暨逸文思想之解析〉 | 《第三屆先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 | 陳復 |
專書
| 年度 | 論文篇名 | 專書名稱 | 出版單位 | 第一作者 | 共同作者 | 國際書號 | 起始頁 | 結束頁 | 語言 | 相關網址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2017 | 〈修養心理學:黃光國儒家自我修養理論的問題〉 | 《中西會通與儒佛會通:破解黃光國難題》 | 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| 陳復 | 黃光國 | |||||
| 2006 | 〈評牟宗三先生論王學:推演王學的本體與工夫〉 | 《中唐以來社會變遷與思想演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 |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| 陳復 | 108 | 130 | ||||
| 2002 | 〈新竹明志書院記〉 | 《中國書院》 | 湖南教育出版社 | 朱漢民 | 322 | 327 | ||||
| 1999 | 〈賢者政治:尸子的思想〉 | 《先秦兩漢論叢》 | 洪葉文化公司 | 陳復 | 245 | 276 |
| 西元年度 | 計畫名稱 | 主持人 | 工作職稱 | 共同(協同)主持人 | 委託/補助機構 | 計畫開始日 | 計畫結束日 | 語言 | 相關網址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2017 | 如何藉由釐清黃光國難題建構華人修養心理學 | 陳復 | 主持人 | 科技部 | 2017/08/01 | 2018/07/31 |
